![北京公益网](upload/logo/423.png)
10月10日,广州三批次集中供地落幕。
15宗地顺利出让,3宗流拍,总出让面积353万平,揽金超479亿元。
总金额相比前两轮有所提升。截止目前,今年广州卖地收入1029.6亿元,为去年58%(去年全年入账超1777亿元)。
集中供地来到第六轮,门槛越调越低,民企却渐行渐远,此前仍有个别民企拿地或参与报价,本轮他们甚至没有报名。
全场依然靠国家队护航,甚至是过江龙国家队:新面孔湖北联投表现活跃,报名了4宗地,最终豪掷32亿元,选中天河沥青搅拌厂地块。
中心区地块吸引了保利、中铁建、中建四局等央企出手,远郊增城南沙花都从化,则多为区属国企自行消化。
但值得欣慰的是,暴雷房企退地被顺利接盘了。华润拿下新隆沙涉宅地(华夏幸福退地),荔湾版万象城似乎不远了。
纠缠了快一年的恒大足球场,终究是广州城投扛下了所有。
国庆前夕,官方连发政策,从公积金利率、卖一买一退税、放宽首套商贷利率下限释放松动。楼市需要好消息,地市更需好消息。然而“派糖”式救市,在两市,都难以直达病灶,身处业绩负增长之困,“缩表出清”仍是大部分房企的头等任务,拿地扩规无暇顾及。
荔湾版华润万象城要来?
冷清气氛无阻地价攀新高
细看,本次土拍还是有几大看点。
外地国企“过江”抄底。
本次土拍有两家“过江龙”新面孔参与其中。
湖北联投(湖北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国企,是国内首个区域性政企联合投融资平台。
由湖北省政府主导,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均有出资,持股人包括我们熟悉的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武汉钢铁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三江航天工业集团、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等。
以往多在湖北地区拿地,如今跨圈到了广州。
另外,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实也参与了土拍,最终没有拿地。作为厦门市属直管国有企业,其主攻供应链管理、房地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三大核心业务。2007年起,开始插旗漳州、龙岩、合肥、芜湖、南昌、上海、杭州等城市。
其曾在2021年4月与融创联手拿下增城荔湖增城大道三联路段北侧016号地块,今年3月,融创退出,项目命名“国贸学原”,已由厦门国贸100%持有,均价1.8万/㎡。
尽管气氛冷清,无阻广州地价刷新纪录。
全场唯二溢价的地块,都出自海珠。其中,【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88号一期AH031525地块】即广一电商园地块,经历15轮报价后由保利以135,656万元夺得,溢价11.5%。算上配建安置房成本,楼面价达到48390元/平,跻身广州楼面价第7位。
芳村大道南以东地块,属于广船二三期。无论体量还是总价都是“巨无霸”级别。总体量近98万平,由中信+中船以总价187亿元鲸吞,成为广州历史总地价第二贵。
第一贵是广州亚运城(255亿元),在2009年12月由富力、雅居乐、碧桂园三家联合拿下。
整个广船地块被分为三期,一期地块于2020年1月出让,得主同样是中信,目前开发成项目广州滨江上都璇湾 ,售价8万元/平,荔湾房价头部代表。
“退地”再上市。
华夏幸福退出的荔湾新隆沙地块涉宅部分,变身荔湾区珠江隧道口以西、珠江以南AF020112、AF020119地块重出江湖。最终印证传言,由华润接手。
新隆沙地块总建筑面积近45万㎡,是除了此前广信资产包的拍卖以外,荔湾区近年来少见的大项目。由6宗地组成,本次挂牌的三宗涉宅地关注度如此高,还源于隔壁三宗纯商地的去向。
此前,立白中心旁、一线临江的117/116商业地块合并,被认为为引入华润万象城做准备。
如今华润拿下宅地,再添实锤。
聚龙湾太古项目+白鹅潭万象系列,两大超级商业IP布局荔湾,效应引人遐想。
广州幸福中心处于停工状态/网易房产摄
值得一提的是,宅地旁的114地块为原300米高广州幸福中心地标建筑所在,去年底退地公告发出后,仍通过了超限审查。网易房产近日走访看到,114地块目前建成有两栋建筑10层左右的主体框架,现场停工状态。
这块地的规划“引进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全资公司,引入引入世界200强且经银保监会批准精英的全国性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被认为是为华夏幸福大股东中国平安量身定制。
因此,坊间一直传闻,新隆沙的商地部分或由平安扛下,并沟通华润共同开发。两者在广州早有合作,最近华润平安联合体入主黄埔新溪旧改。
另一边,城投终于接手了番禺区谢村居住及商业商务地块(恒大足球场地块商住部分)。
后续需要给恒大收拾烂摊子,除了建设商住部分,重头戏是续投44.08亿元,按规划要求配建BA0402042地块(体育用地),即恒大主球场。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须无偿移交给广州市政府指定单位。
恒大足球场规划图
最后,富力退地花都中轴线地块,则草草下架,只能下回分晓。
回炉地大降身价,结局不一。
天河智慧城旁育新街地块,降价3.75个亿,中建四局+天河投资+天河高新联手接盘。
白云小坪村地块直降2.98亿,可惜无人报名,二度流拍。
短期信心不足
市场仍在筑底
无论是广州,还是放眼全国,第三轮供地热度无明显回升。原因大家都看得出来:没钱,没信心。
克而瑞数据,百强房企1-9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幅保持在45.4%,虽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处较高水平,去化压力较大。
融资端受阻,销售金额同比腰斩,此背景下,百强房企总土储货值都在逐年递减。
“拿地会死,不拿地也会死”这句行话可窥土储对房企的重要性,土拍一次次遇冷,也是房企被动收缩的结果。行业低谷期,“促销售、抓回款、紧投资”的是主流策略。
最后我们听听网易“战地”直播嘉宾,广州房地产资深分析人士的解读。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分析,开发商和购房者一样,都对短期的市场预期信心不足,反映在拍地上迟迟不下手。
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冯佩云认为,远郊土地由地方国企兜底,有利于区域价值保持平稳,不至于房价跌宕幅度过大。而热门地块广船地块和新隆沙地块,价格算看上去比较实在,其实后续还要托底周边的商业任务,费用还在后头。
白云两地遭遇流拍,背后是库存问题。其实这一两年白云是一个粮仓,做调研时会发现区域存量特别大,库存指标甚至是在上升的,所以开发商在拿地的时候会对后续的去化有担忧。
总体而言,市场仍在筑底阶段,无根本性政策出台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压轴的四批次供地也将延续冷清。对于本次土拍,你怎么看?评论区回复我们吧。
上一篇 房地产要闻精选(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