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报道之八 京衡中医药“名片”工程已形成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衡水模式、衡水经验

3月12日,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上获悉,五年来,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一年一台阶,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衡水模式、衡水经验。 

自2018年10月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启动以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把方向、谋全局,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强支持、细指导,衡水市委、市政府保落实、促发展。共同打造了人才共享、区域共赢、智慧服务、杏林传薪、跨越发展、产业振兴等8张名片,有力推动衡水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引育并重,打造人才共享名片。自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启动以来,衡水市先后派出医疗、管理、护理骨干420余名到北京进修学习或挂职锻炼;中医骨干1400余名参加中医特色技术精英人才培训班。北京望京医院张兆杰博士、北京中医医院周继朴博士到衡水市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西苑医院李思铭博士到阜城县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北京市宣武中医院陶树贵、张蕊主任先后到枣强县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通过出任相关学科带头人,开展出诊、带教查房、学术讲座、联合科研等工作,北京为衡水培育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为衡水百姓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坚持城乡一体,打造区域共赢名片。目前,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16家中医院与衡水市各中医院和5家综合、专科医院1对1的开展无缝对接合作,组建了26个中医重点专科。北京来衡专家团队累计门诊接诊36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8万人次、会诊疑难病例3.1万例,绿色通道转诊北京2856人次,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知名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坚持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服务名片。北京各合作医院帮助衡水建立“互联网+医疗”模式,实行“定期”“定科”“定人”服务,通过远程帮扶、远程诊疗、远程查房、远程带教,实现协同工作模式技术性突破。同时,推进互联网远程学术交流,打造“中医药京津冀空中大讲堂”品牌,全市11家中医医院与北京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的讲座、培训等学术活动。 

坚持培根铸魂,打造杏林传薪名片。京衡共建成首都名师传承工作站衡水分站20个。北京为衡水培养中医药学科继承人80名,均已成为科室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实施“育苗”计划,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186次,听众5.3万人次。  

坚持争先进位,打造跨越发展名片。2023年,衡水各合作医院门诊量突破150万人次,中医医疗供给增长超50%。其中,衡水市中医医院成为承接能力最强、合作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医医院,相继成为河北北方学院教学医院、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市省级名中医增至6名,市名中医40名,基层名中医45名,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达到18个。 

坚持延链强链,打造产业振兴名片。在“名片”工程引领下,衡水市中医药产业加速振兴。中药种养殖形成新规模,故城茂丰现代农业园养殖土元年产成品200多吨,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土元养殖基地;探索人工速养金蝉新技术,打造故城县坊庄“中国金蝉之乡”。枣强县种植金银花1万多亩,桃城区种植山楂树4000多亩,深州市种植北苍术、柴胡 、知母、紫苏等品种,种植规模2000多亩。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27万亩,总产量1.365万吨。中药产业拓展新领域,投资52亿元的故城以岭中医药产业园已经投产,打造国内知名中药及保健品生产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独资创办的河北百草康神药业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加工体系;葵花药业加快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药。中医药康养旅游成为新时尚,故城县以岭中医药康养小镇、滨湖新区闾里古镇被列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五年来共接待游客185万人次。 

京衡“名片”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衡水市将从推行中医药“三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中医药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实施名医入衡计划等三个方面深入实施京衡“名片”工程,走出一条具有衡水特色的路子。(徐秀丽 郭艳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北京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4 by 北京公益网 bj.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