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孤战迷城》全能的覃墨卿,躺平的欧孝安,独角戏开局会爆吗?

作为一部将目光聚焦在东经97度的谍战剧,《孤战迷城》的第一集几乎成为了辛芷蕾所饰演覃墨卿的独角戏。

作为一名军统派驻在前线的特工,她不仅在医术方面技艺精湛,更是在备种谍报技巧上造诣非凡。

毫不夸张地讲,覃墨卿除了没有拿起步枪上阵杀敌以外,向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或许是因为覃墨卿会的、懂的太多了,不仅让她以军医身份在军营中来去自如,即便是在面对参谋长时也能表现的盛气凌人。

虽然覃墨卿在第一集中的表现颇为精彩、极为亮眼,可她所展出来的内容与知识点却多到在短时间内很难让人全部吃透。

所以便有了笔者这样一篇,既是为让大家对第一集《孤战迷城》有更深入了解,也是为了让我能明白第一集《孤战迷城》在讲什么的文章。



真实的远征军新编第一军

军医覃墨卿所在的“远征军新编第一军”以及“三十八师”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部队。

虽然真实的历史作战状态可能远没有《孤战迷城》中这般美好与和谐,但他们确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龙虎之师,甚至还被冠以“天下第一军”的称号。

从大局观上来看,从这支远征军入缅之日算起,历时三年三个月,投入总兵力约四十余万人,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二十余万。



神秘的八一零和落樱计划

做为开篇便提到的“八一零监狱”,以及后续出现由大桥和野主导的“落樱计划”,虽然都是虚构出来的内容,但却并非是没有历史根据的胡编乱造。

因为从历史上来看,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很有可能遭遇敌军以生化武器进行反击与抵抗的。



而《孤战迷城》中的不断出现的“9548”,很可能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防疫给水部队”下属分支有关。

这是一支曾经参与过对远征军作战的部队,他的代号是“冈字9420部队”,对外称作“南方军防疫给水部”。

虽然《孤战迷城》中的“落樱计划”历史上并不一定是由这支部队主导的,但确实与“防疫给水部队”脱不了关系。



从历史上看,这个虚构的“落樱计划”,很可能是1945年被提出来的“夜樱花”计划,也被称作“夜樱作战”。

只不过这个计划被提出并开始计划时,已经距离二战结束还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所以《孤战迷城》中的“落樱计划”,很可能会也因为最终投降而无疾而终,另外此计划并非针对我国设计,而是针对大洋彼岸盟国设计的。



把毒气弹留下来对付自己人可能吗?

面对苗江阴狠的说出“将找到的毒气弹留下来对付合作党派”时,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与接受这种在战争中都不被允许的生化武器,会被用在同族之人的身上。

可实际上是作为军统,以及军统受到的训练和教育,这才是军统成立之初最主要的工作与目标。



军统头子戴笠曾对上海区特务处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不公开的可以借口逮捕汉奸名义,公开拘捕、囚禁、杀害,对公开了的则可以侦察、监视、利诱、威逼。”

另外戴笠还时常对部下这般训话“工作中最应特别注意的是对‘奸匪’的缉捕,对‘奸党’之部队,绝无联络运用之余地,始终应站在敌对地位,如‘奸匪’问题不能解决,则吾人责任,尚异常艰巨。”



所以说,《孤战迷城》中苗江的表现决不是浮夸,而是一种真实到让人胆寒的表现。

虽然覃墨卿当下所做的工作,也是军统工作中的一部分,但对于大多数军统人来说清除异己和清除‘奸匪’才是军统前身成立时的两大重要任务。

虽然我们要正视军统在抗战时期的牺牲,但始终不要忘记这个机构成立之初的重要目的是什么。



摆在货架上盘尼西林是什么东西?

也许是剪辑的问题,虽然覃墨卿有一段看起来像是在复制钥匙的镜头,可是并没有展现出这把钥匙的真实作用,反倒是让我对那些摆在货架上的盘尼西林产生了兴趣。

所谓的盘尼西林(penicillin),也就是今天我们常常会听到的青霉素,这是一种能起到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也是一种在1945年几乎被卡尔母国垄断了商业生产的药物。



虽说盘尼西林是一种在当时极为有效的抗菌药品,但他也有着极为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这种由盘尼西林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严重时的发生率可能高达5%-10%,如果抢求不及时,可能会在注射数分钟后便因为过敏休克等原因导致死亡。

所以说无论是任何一部战争或谍战片中,盘尼西林或青霉素的出现,并不一定就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有可能会变成要命的催命符。



间谍相机对了,手电筒却错了

从科学技术层面来看,或许这永远都是谍战剧无法跨越的门槛与梦魇。

为了达到某种既定效果,什么听诊器开保险箱,什么验血与指纹比对,都会被谍战剧提前研究出来,并大规模被应用在实战当中。

所以《孤战迷城》自然也是不免落行俗套,要与广大谍战剧同行一起,承担起误导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虽然覃墨卿在获取“驻缅军名册”名册资料时,拿出了符合历史进程的“米诺克斯”间谍相机,可她却在1945年这个要命的时间节点上,拿出了如此小巧与轻便的手电筒。

虽然在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法拉第发明了电池之后,便从真正意义上有了手电筒这种东西。

但直到1950年代碱性干电池被发明出来以后,这才有了如覃墨卿手中那个真正意义上的手电筒。



如何完成血清报告和制备血清工作的?

虽说在人类的医疗历史上,关于血液的研究与讨论从未停止过,但《孤战迷城》中覃墨卿的这一番操作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且不说医学是一门多么专业的学科,作为一名特工覃墨卿是如何将这门学科掌握到这种程度的。

但从一个1945的战地医院可以做出血清报告,以及覃墨卿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完成制备血清,就是一件完全异想天开的事情。



虽说自十九世纪以来血液分析就已经实现了,但最初的血液分析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由于必须由手工进行,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可靠的。

直到1951年血液自动分析仪被研发出来,才让血液分析成为了一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且结果相对可靠的事情。

至于制备血清,或许覃墨卿说自己准备直接使用欧孝安的血液更加可信,毕竟在现代血清疗法出现以前,直接使用血液完成免疫治疗是真实可行的。



最后想对覃墨卿口中战俘的定义浅聊一下。

战俘也被称作俘虏,与人质的性质不同,战俘通常是战争各方将敌对方人员活捉,在并未处死的情况下,用以作为战争交换条件的人。

所以通常只有在战场与前线才会出现战俘一词,而在非军事区或后方抓到的人,则应该被称作间谍或特务,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适用战俘的处置条件。



关于《孤战迷城》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北京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扫毒风暴》这部作品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为背景,生动呈现了我国缉毒干警在复杂环境中,与贩毒团伙展开殊死较量的精彩故事。其中,段鸿山所饰演的林强峰,让广大观众直观感受到了缉毒干警的伟大付出和忠诚无畏。对于段鸿山来说,与各大毒贩负隅[全文]
    2025-07-22 01:33
  • 今年夏天的“荔枝”大丰收。继电视剧和舞台剧之后,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也“再接再荔”地上映了。这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作品,在一段古代运送荔枝的苦差里,讲谋略、讲人性、讲职场与官场,讲历史与今朝,因为能够折射承载的面相足够丰富,也自然成为改[全文]
    2025-07-21 23:14
  • 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编辑 胡杰 校对 李立军生命被最终定格在94岁之前,杨少华不改恣意本色。他爱下馆子,点名要吃甲鱼,每天要来一只海参、一碗鸡汤,不要蔬菜。他抽烟很凶,每天一包起步,烟雾缭绕里,他向身边的智能语音设备开口:播放杨少华的相声。[全文]
    2025-07-18 01:55
  • 欧豪、王鹤润主演的悬疑剧《完美的救赎》大结局了,这部16集网剧6月19日在爱奇艺开播,6月24日18:00就迎来了超前点播,5天时间匆匆送走,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播了一部新剧。一口气看完最后3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视剧通过杨有墨死亡案件牵[全文]
    2025-06-30 23:13
  • 文案|风潇潇编辑|忆梦《歌手2025》最具有争议性的歌手是谁?可能有人会说是马嘉祺,流量小生自带争议,而且每次都在淘汰的边缘试探,却怎么也走不了。实力跟同台的歌手有着明显差距,也会导致他成为被讨论、被群嘲的对象。不过,马嘉祺的争议是在观众们[全文]
    2025-06-20 01:22
  • 《七根心简》最大的优点就是选了一众好演员。把刘浩存、宋威龙放在一起看就很赏心悦目,与角色的适配度也很高。刘浩存清纯中带着点狠劲,宋威龙则是精致帅哥中带着一点点颓。恰到好处。配角则是完全撑起了整部剧的演技。李健和左小青的对手戏,让我直观地感受[全文]
    2025-06-13 01:4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北京公益网 bj.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